2013年5月,在凌志敏带领下的浙江科技集成有限公司推出了其正式营运以来的第三代产品,全球首款“三相”,震惊了业界。
于是各种赞誉不绝而来。
有人说,他是“微逆”界的黑马,在短短三年的光阴里,从零开始,成就了昱能光伏“逆生长”的传奇故事;有人说,他是“蚂蚁”,却时时与“大象”共舞,追逐着“大象”;也有人说,他是“奇葩”,在国内跌宕起伏的光伏行业里,却能够独善其身。
当然,更多的人追问:“你是如何做到的?”
但于凌志敏而言,“黑马”也好,“奇葩”也罢,他更愿意做的事是:褪去光环,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寻梦?在彼岸
在美国,凌志敏生活工作了二十余年。高学历,技术出身,成功转型高级管理人才,长期在美国硅谷高科技公司担任资深总监资深副总裁等高管职务。可以说,他在“职业经理人”的道路上走得顺顺畅畅,游刃有余。以至于他回国创业之举,遭到了很多人的不理解:生活如此安逸优渥,何必还要“穷折腾”?
现在想来,凌志敏感慨地说:或许那种不安分正是源自内心深处那颗创业的火种。往深处看,好奇、尝试新的东西,挑战、做大家认为很难的事,自我价值的实现,可能是我生命中的兴奋点。在硅谷高科技公司工作担任高管职位十多年,回国创业正是这种兴奋点的驱动。
事实上,早在凌志敏在硅谷工作后的前十年里,就不断有人来找他合伙创业。但迟迟未动,也许是在等待,等待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机会,去开启他逐梦的新征程。
终于在朋友的介绍下,凌志敏结识了天通控股董事长潘建清。二人一见如故,甚是投缘。以至于后来,当凌志敏决定回国创业的时候,二人一拍即合。
于是,凌志敏安顿好自己在美国的妻儿,孑然一身,回到了大洋彼岸。
“当时不是没有反对的声音,”凌志敏坦言,就连与自己朝夕相对的妻子,虽然支持自己的“二次创业”,但有时也会半开玩笑地说,尽管丈夫回国创业前给孩子们的生活费用已经安排妥当,但面对储蓄天天减少犹如每天“挖山” 似的花销,心里依旧“慌兮兮”。
“决定回国创业的那一刻,感觉有那么点像牛仔的味道,戴着牛仔帽,背着行囊,跨一匹马,就只身冲进了看不见尽头的大沙漠。”凌志敏调侃说,但是他知道,回国创业是唯一的选项,不是多种选项之一,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必须切断自己的退路,并且坚持到底。
突出重围
要想在光伏行业里谋求一席之地,必须走产业链两端的“微笑曲线”。 在国内,光伏产业链中游的组件、电池片等已经产能过剩,且技术含量相对比较低。相反的是,不论是上游的原材料还是下游的发电设备,与国外技术差距很大,很多都依赖于进口,市场潜力巨大。
尽管过去几年,光伏行业经历了大起大落,但凌志敏深信,光伏产业是国家发展新能源的必经之路。“手机市场就是光伏的参照系,未来光伏市场的发展前景相当值得期待”。
为了精确提高太阳能发电的可靠性和发电量,美国国家半导体首先将微型优化器的专业知识引入到太阳能领域,开发出光电板芯片组,适合分布式太阳能发电专用。
2009年,美国enphase公司推出实现了产业化的商业应用“微型逆变器”,这使得以往“组串式逆变器”一统江湖的局面被打破。
“在业界,这是个令人振奋的事情”,凌志敏坦言,我们在2007年从半导体行业转入光伏行业时,就开始关注思考此类技术。微型逆变器属于逆变器领域的颠覆性新产品,越早参与,就越有话语权和先发优势;微逆的技术门槛高。微逆是电力电子、微电子和固体电子、嵌入式软件和数据库平台、载波通讯、可靠性设计及生产工艺等5项技术的集成,涉及面广,后来者简单复制不是很容易;再加上,多年来在半导体芯片领域和光伏领域的打拼,凌志敏深谙其道,其技术背景、工作经历和市场资源等都具备绝对的优势。公司的两位创始人凌志敏和罗宇浩决定将微型逆变器作为其初创公司在光伏产业链上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