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局长吴新雄关于推广“嘉兴模式”的激情发言让市场对于的未来增加了信心。相对于统一的园区开发和配套政策,那些个人者可能是真正推动市场的力量。2012年起,各地陆续出现“光伏发电第一人”,如今这些人的境况如何,他们遇到了哪些问题,对于分布式光伏市场怎么看?能豆君从今天开始为大家带来《家用光伏发电的真相》系列访谈,敬请关注。
今天跟大家分享经验的,是北京光伏发电第一人如海(原名任凯)。自从成为第一人,在媒体的大量曝光下,如海已经从光伏草根转型为光伏方案解决商,开始了个人创业。他也通过微博和博客,不断发表自己对北京和各地光伏政策和市场的意见。
8月13日,能豆君前往任凯位于北京顺义的家中,进行了如下对话:
访谈人物:任凯 地点:北京
家用光伏设备系统功率:3kw
日均发电:10.2度
光伏组件:英利多晶硅组件 非晶硅薄膜(廊坊生产)
提交申请时间:2012年10月26日
并网发电时间:2013年1月25日
补贴落实时间:2014年4月
每年补贴1564元
能豆君:从2013年1月正式并网成功到现在,您家的光伏设备使用情况如何?
任凯:总的情况还是不错的。我计算过,这套设备的日平均发电量约为10.2度,最好的时候能达到一天发电16度。但是如果是雾霾天的话发电量会很受影响,每天1度左右,更不要说阴雨天了。但是总体设备的运行状况还算良好。从去年的情况来看,在设备一年内产生的3700度左右的电量中,80%被自家使用,其余20%上传电网,卖给电网公司。
能豆君:投资回报率如何?
任凯:目前根据国家发改委规定的光伏发电度电补贴0.42元来计算,我每年可以获取大约1564元的补贴。除了这部分款项,每年还能节约2300块钱左右的电费,上网电费的收益在300元左右。计算下来,这套设备每年可以为我带来4200块上下的收入。基于整个项目的前期投入不到4万元,我估计6到8年可以收回成本。
并网难,审批难,结算难
能豆君:您当初为什么要开始做家庭分布式光伏这件事?
任凯:这和我2008年进入美国光伏设备生产公司有关。到了新公司之后,我了解到原来我们国家有这么好光伏组件产品,为什么可以大量的出口这些设备,但国内的老百姓却因为各种限制享受不到?于是我就想开始这方面的尝试。
能豆君:您所谓的“限制”是指什么?
任凯:主要还是政策支持方面:从设备安装,并网,到补贴,再到结算机制都不够完善。因此,大众没有享受到这些产品,市场也无法启动。
能豆君:您认为国内家用光伏市场发展最大的政策障碍是什么?
任凯:我认为有三大障碍:并网难,审批难,结算难。
首先,并网难难在电网的并网管理文件缺乏操作细则,各地电网在执行中对并网尺度掌握不一致。比如,在有私人屋顶的情况下建设光伏电站为什么需要物业的施工同意函?小产权房是不是能够并网?对施工单位要求具备“电力设施许可证”,“建筑企业资格证书”和“安全生产许可证”这三项资质的门槛是不是设的太高?如此一来,作为普通用户很难找到符合资质的机构。
第二,在审批阶段。能源局下放审批权后,原先的“核准制”改为了“备案制”,但是地方层面各部门之间对光伏发电项目的备案管理却各自为政,相互制约,大多数省市目前还没有发布备案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