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向东辞任手创的海润董事长后,一直掌握事实大权的终于登顶。但等待他的,是饱受现金流困扰与人事动荡的危情海润,以及依然无法判定好坏的市场环境。
年过半百的杨怀进最近迎来了新的挑战,这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润光伏”)新任董事长在上任后的第五天便作出动作。10月20日与27日,海润光伏公告称公司因筹划重大事项及拟引入战略股东而暂时停牌。
这或多或少给外界带来了一定的猜想空间。据公开数据显示,海润光伏负债总额从2011年的75亿元增加至今年一季度的113亿元。不过在今年9月,公司募资总额38.92亿后,又宣布获得两家银行200亿元的贷款授信,暂时缓解了海润光伏的资金压力。此次,业内也期待着杨怀进作出更有力的融资举措。
作为在光伏行业摸索时间最为长久的人,现在的杨怀进更关心如何融资、如何进行企业的转型。十月中旬,在北京的一家咖啡厅里,记者与杨怀进进行了一次访谈。
实际上,自去年以来,海润光伏便一直陷入现金流紧张的状态之中,其与顺风光电在电站的股权转让合作项目上出现的资金矛盾使得海润光伏打算以开发下游电站来扭转亏损局面的计划走得并不顺畅。海润光伏的融资能力成为了杨怀进接任后最受关注的看点。此次采访时,杨怀进仅上任三天,他并未回避海润光伏人事调动的问题,只是他在谈及外界去揣测海润光伏“三位高管”同时辞职背后的原因这一做法显得很不满意。
杨怀进:海润光伏作为一个上市公司,需要不断地融资,也需要企业不断地升级,所以我们对公司有这样的调整。对于我个人而言,在这里待了5年,也参与了海润光伏上市以及融资增发等过程当中,我觉得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而我关注的问题是无论这个产业环境是怎样的,都需要把企业的生存能力提高,那么在产业环境不好的情况下企业要去盈利就考验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以我接下来还会调整我的团队。我接任董事长后,有很多消息去夸大“三位高管同时辞职”这种说法,我觉得很没有必要。企业需要升级改造,就得去调整。外界只看到辞职的,没有看到我也把一家上市公司的cfo请过来做海润光伏的副总裁。我调整的目的是为了形势的发展,包括如何去解决现在的融资问题。
由是,按照杨怀进的说法,海润光伏正在进入一个调整、转型的阶段。谈光伏制造企业的转型不足为奇。几年前光伏行业上游制造端惨遭产能过剩困境,许多制造企业逐渐向下游电站端转移。尤其是原本生产组件的上市公司,其所涉及到的光伏产业均纷纷投向了光伏电站项目的建设,海润光伏也没有例外。
杨怀进:对于海润光伏而言,我们也在转型,转型的核心在于,一是在生产制造上降低成本,二是打开下游市场。把自己的产品全部变成电站项目,这样就没有必要再去卖产品参与国内的竞争了。其次,还有助于消化我们的产能。面对一个新兴市场,政府的鼓励、扶持措施是重要的,但其并非万能。也就是说,不能被动地一直等待政府出台新政策,站在企业的角度来看确实我们需要钱,但政府有自己的规划,我们不可能指望政府来帮助企业无限制地扩大。而且,政府如果不能够深刻精确地理解这个行业,其支持力度也不会很大,这里需要一个过程。
今年海润光伏总体的电站规模大约是700多兆瓦,而现在我们制造业的产能是1.5吉瓦,是电站计划规模的两倍,我们的目标是希望明年能够基本持平。在当下的形势,产品的效果是暂时的,要站稳脚跟还是要靠下游项目。
今年年初,杨怀进曾公开表示,2014年海润光伏的电站项目目标是1gw,基本上是以地面电站为主,分布式项目微乎其微。但最近几个月,海润光伏在河北、江苏签订了数个分布式项目的合同,规模均不小。这或许意味着在政策的支持下,即便仍然存在融资困难的问题,海润光伏也已经逐渐向分布式电站项目倾斜。而在获批定增了38亿元后,海润光伏毫无疑问有了对未来开发电站规划的底气。
杨怀进:我们从去年开始开发分布式项目,在整个东部地区都有项目。但在现实中我们发现,分布式项目的投资回报并不如设想中乐观。在回报风险比较大的情况下,很难去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商业模式。不过现在国家有决心来推分布式项目,所以我相信这些难题都可以解决。现在说分布式难做都在说融资难,我觉得这是个意识问题,一是金融机构现在尚未意识到这是对他们有利的项目;二是在国外,发展清洁能源是社会责任问题,而不仅仅是被利益驱动的产业,但中国还不能达到这样的高度。只有这种意识逐渐加强了,有国家政策鉴定下的投资回报保证,投资者才会投这个项目。不过,现在已经有很多金融机构开始介入了,比之前的情况好多了。我相信,未来国内一定会出现分布式电站项目的抢装潮。所以海润光伏也在准备当中。我们目前的规划是,在国内的分布式项目占比要大于50%,甚至达到70%。而且,明年我们可能就能够达到这个目标。
除了在国内市场的布局,杨怀进也表示两年之后公司的海外销售收入要大于国内。海润光伏未来更注重于培育国际市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如此,现在杨怀进依靠在光伏资本市场上历练多年的经验,带领着海润光伏朝着更为清晰的目标前进。他曾三次创办又三次离开国内乃至国外均颇具影响力的,海润光伏是否是他的最后一站还不得而知。在此次采访中,杨怀进数次对记者提醒到,目前国内光伏行业仍处在早期阶段,还有许多基础要夯实,不应该把短期的、形式上的成果当作成功。“虽然我进入光伏行业很多年,但我还是一个新人。”
下文是杨怀进对国内仍处于脆弱时期的光伏行业的部分看法。
记者:今年上半年,光伏上市公司财报普遍的成绩都不错,可以看得到行业回暖的现象,您是如何看待的?
杨怀进:现在大家对光伏的认识越来越多,政策也逐渐在倾斜。另外光伏制造业总体的成本在下降,供需矛盾确实不像过去那么激化了。但是我觉得大家在看待光伏行业时还不够精确。今年以来,国家政策开始明朗,企业过去开发但不敢动的项目在政策的支持下终于开始动工,项目大量动工便造成“抢装”,而且企业都希望在政策出现下一步调整之前把项目完成,所以才会出现抢装潮。但我认为“回暖”只是一个短暂的现象。光伏行业是需要持续增长的,如果整个行业出现一个超过预期的增长,会很容易陷入新一轮的混战。
记者:那么从当下的政策、资本及商业环境来看,您认为国内的光伏行业正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杨怀进:我总结有三点。第一,当下总体产能还是大于需求;第二,中国的资本市场对于光伏行业的进入依然有点犹豫;第三,国内在分布式的政策还需要进一步的细化措施,只有出台更加具有操作性的措施,才能给行业带来一个长期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