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0-08-07 17:59:58 作者:曹宇
来源:索比光伏网
8月6日,光伏分析机构智新咨询撰文,称此前光伏从硅材料到整个产业链条价格突然上涨,代表着光伏产业正式进入期货化时代,(大涨价背后:光伏正式进入期货化时代——智新咨询2020年中盘点(一))未来组件价格长期下降仍然是趋势,但其间起伏波动,将是常态。
笔者认为没有适当的定价权,对产业链上下游都是不健康的,产业链之间互相倾轧的事情会层出不穷,而业内认为经过此次波动,光伏产业会逐步建立新的供应链体系,同时各环节应争取相对平等的话语权和定价权。
以此轮光伏产品上涨而言:隆基、通威在今年三四月份因为库存压力和疫情影响多次降价,这就是 在当时缺失了话语权后作出的让步,而这次原材料价格上涨,对隆基而言,并没有超出硅料涨幅,只不过,原来报价中给客户的折扣,也就是之前所做的让步没有了。对于隆基而言,是价格恢复到正常水平,而对组件和终端客户而言,缺少话语权的组件企业是最难受的,终端客户享受了硅片降价带来的红利,而在原材料价格上涨后,组件企业又要与终端客户一起分担涨价带来的压力。
在争夺话语权的过程中,会一直伴随着市场的波动,产业链各环节拥有相对平等的话语权,有利于产业稳定健康发展。
定价权不是垄断或随意定价,而是制定规则的权力和选择的权力,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定价权也是目前中国政府一直以来最为关心的大事之一。
从制造到国内外市场,无论哪个环节缺乏话语权和定价权,中国光伏都将被人随意拿捏。
以近期印度要求光伏企业在印投资为例,印度相关人士透露:中国企业并不团结,这让原本只是尝试打压中国光伏的印度政府和相关机构得寸进尺,除要求在印度设厂之外,印度标准局还自行制定了连标准都不清晰的认证要求,认证费用是iec的三倍以上。部分逆变器企业产品型号较多,认证费高达300万元,而且只针对中国企业。无论怎么看,这都是不合理的,但第一家中国企业交钱后,防线开始被逐步击破,下一步就是必须本土化建厂了。
中国政府不干预的情况下,包括光伏在内,各行业的中国企业没有反制能力,极大伤害中国产业。
另外,无论是否有作用,在此也再次呼吁光伏企业内部竞争应斗而不破,保证中国光伏整体的竞争力。
光伏产业应谋求国际大宗商品定价权
大宗商品贸易中主要有两种定价方式:
● 一是对于成熟的期货品种和发达的期货市场的初级产品(如原油、大豆和天然橡胶)来说,其价格基本上是由最著名的期货交易所标准期货合同的价格决定;
● 二是对于尚未得到广泛认可的期货品种和期货市场的初级产品(如铁矿石)来说,其价格由市场上的主要买方和卖方每年达成交易。
光伏产品在步入超、超大组件时代后,从尺寸到工艺是趋同的,头部厂商的产品一致性凸显,具备期货的特性,未来出现类似的光伏价格制定平台或未可知。
在中国的经贸史上,无论是销售还是采购,由于产地、期货投机市场、供方垄断和国际政治等原因,很多商品价格的实际涨幅或者压价大大超出了反映供求关系的合理范围,不但使中国企业蒙受巨大经济损失,还导致中国基础原材料价格和中下游产品价格上涨,削弱了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不仅成为最大的工业品出口国,同时也已成为最大进口国和大宗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领域中的最大购买者。但无论是庞大的出口还是巨大的购买力并未能帮助中国企业改变价格接受者的尴尬地位,中国参与国际市场交易的企业在交易价格上的影响力微乎其微。
以2018年为例,下半年光伏组件出口40gw,“531”之后组件价格下降了5毛钱/w,让利国外200亿。而历次德国、西班牙等市场由政府的强制降价措施压力下,市场也同样出现了降价或者无价可降导致产业步入寒冬的情况。而在主要的市场已步入后时代后,强制措施与法规这样“有形的手”不再出现,就到了应该考虑在新时代下,光伏产品定价权的问题了。
目前虽然中国仍然没能实现完全平价,但从全球市场角度看,很多地区对于发展光伏已经是刚需,而且光伏也成为当地最便宜清洁的能源,可惜的是,我们在这些市场,定价的权力也很低。
此前笔者曾经设想,是否可以如同天然气一般,通过政策,实施中外不同价的方法,如土库曼斯坦本国的天然气免费给国民使用,但却以高价卖给中国,
只从企业经营的角度,如果能够有举措可以较长期的维系光伏企业较高的利润,那么中国的平价,或者市场规模,在短期内其实不要也罢。这次组件产业链价格的反弹,也印证了这一点,但相信后续也一定会对产业链上游带来负面影响。
光伏产品定价权,并不是行业谋求垄断,而是通过各方面的制度,寻求一个较好的生态,让在产业链中的各环节企业能够稳定且相对快速的发展,而不是每隔一到两年,就过山车式的跌宕起伏。因为没有好的生态,无论你从上游挤压多少利润,最后很快都会被下游榨取,结合光伏产业就是过快的跨入平价,这个过程其实并不是越快越好,很多后遗症需要时间消化。
机制缺失导致定价权缺失
中国已经是全球最主要的光伏制造中心,但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缺少话语权,产业寒冬快速降价,行业火爆时价格也很难上涨?
我们来看下拥有定价权的企业特征:拥有定价权的公司在成本上升情况下可以顺利通过提价将新增成本传导给下游且不影响销量。拥有定价权的公司或公司团体通常是行业龙头,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和较强的技术垄断地位,全球同质产品较少,难以被其他产品替代,购买方存在较强的刚性需求,与全球定价中心交往密切,拥有交通和信息上的便利,可以及时掌握市场供需信息,因而能享受垄断定价权所带来的垄断利润。
从目前看,拥有定价权的企业具备全产业链或掌控产业链关键环节的特征:往往不只是一个环节,企业需要有一个闭环的逻辑;政府在引导时中国企业具备定价权时,也往往会超出某一个部委的职能,而应该是几部委联合推动。
例如,全球四大粮商,即美国邦吉、美国adm、美国嘉吉和法国路易·达孚,通常被称为国际粮食市场的“幕后之手”,它们垄断了世界粮食交易量的80%,是包括大豆等大宗农作物的定价者。adm公司通过收购兼并,旗下有270多家各种各样的制造工厂分布在发展中国家,从事食品添加剂、营养补助品、食用油的生产和销售、粮食储备等相关行业。又如成立于1818年的邦吉,是巴西和阿根廷等国最大的肥料生产商。它一方面向农民提供种子、化肥和咨询服务,一方面将农民的农产品收购、储存、加工并使之进人全球贸易体系之中。邦吉还推广农艺学,传播全球大农业趋势,不定期召开商务论坛,以增强自己的行业地位和市场话语权。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指出:如果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的国家;如果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
那么,如果控制了新能源呢?你就控制了未来。
新供应链时代的特征-话语权平衡
从四大粮商的产业布局看,这些拥有话语权的企业,在尽可能的绕开“to b”,而尽量选择业务“to c”,通过产业链之间的不对等优势来赚取高额利润。
但这种模式可能并不一定完全符合光伏产业的利益,坐下来谈一谈,光伏产业已经洗牌多轮,至今活下来的都是很有生命力的企业,维持一个好的生态,让产业稳定发展,实现以技术进步决定价格走势,才是对产业各环节最佳的选择。
此外,民企的激烈甚至过度的竞争与话语权确实存在天然矛盾:以国企为主的产业很容易形成较稳定的生态,风电产业就有很好的生态,而以民企为主的光伏产业则反之。
在国际社会中存在两种权力:一种是结构性权力:甲方通过强制性的权力迫使乙方做其本来不想做的事,例如光伏投资者要求组件厂家降价、政府出法规调整光伏上网电价等;而结构性权力是“形成和决定全球政治经济构架结构”的权力,是决定方法和制度的权力,也就是建立规则。
这两种权力说既适用于国与国的关系,也值得光伏行业在从事经济活动时借鉴。这个过程中,矛盾与冲突必然随之而来。话语权一事,小到家庭纠纷,大到中美争端,大部分围绕于此。
笔者认为,结构性权力之所以被认为更重要是因为其综合因素更多,更符合实际情况,而不是单方面的涨价、降价,优势从生产、金融、技术等角度积累,定价也是同样的根据综合因素去考量。建立适当的壁垒或者护城河,改变以往光伏产品单纯竞争售价或电价的竞争模式,通过多方面的博弈,让产业处于一个比较合理的状态。
行业需要大师,来为光伏产业建立这种权力。
话语权平衡需要平衡产业链各环节的权利,未来新产业链预期如下:
● 垂直整合热潮可能再起,与环节专精pk做成本之争;● 组件企业的采购销售模式更加灵活;● 企业更看重分散的市场,以保证在这些市场中的话语权和避免由某一过大市场带来大幅震荡。
参考文献:
我国争夺大宗商品定价权时机成熟全球大宗商品定价机制:四大权力掌控“定价权”命脉 我国大宗商品国际定价权困境成因及解决路径探析积极争取国际大宗商品定价权
相关阅读
大硅片
组件
平价
光伏行业最新动态,请关注索比光伏网微信公众号:solarbe2005
投稿与新闻线索联系:010-68027865 刘小姐:news@solarbe.com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