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产业沉浸在追涨资金和泡沫崩裂的双重担忧的时刻,正泰选择此时杀入光伏领域,它凭什么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
6月6日下午,浙江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杨立友接到从西班牙打过来的询价电话,希望订购1000万美元的太阳能电池。“这已经不是本周的第一通电话了,来电的全部都是正泰电器在全球各地的经销商。”杨立友乐呵呵地介绍道。
正泰太阳能董事总经理杨立友曾经在bp太阳能任职,是一位资深的太阳能电池技术专家 一周前,正泰集团刚刚在温州、上海和杭州三地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正泰集团第二届国际营销大会,正式向来自全球47个国家和地区192名经销商们推出他们的太阳能电池,并特地组团到杭州参观了新建成的正泰太阳能工厂。而这通电话正是来自正泰“2006年度最佳米乐app官方的合作伙伴”奖获得者,西班牙的material electrico chint公司。
一向谨慎、保守、专注于电器生产制造的正泰怎么会冒险多元化,突然涉足太阳能电池产业,而且是在中国的太阳能电池制造业如火如荼,无锡尚德等5家公司先后在美国上市募股,还有若干家积极筹备美国上市,整个产业沉浸在追涨资金和泡沫崩裂的双重担忧的时刻,正泰为何选择在此刻杀入光伏产业,它又将凭什么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呢?
相关产业多元化
“太阳能电池中用到很多电器,这是跟我们关联的产业,而且可以利用我们最近几年在全球建立起的营销网络,丝毫不浪费资源。”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正泰太阳能的控股股东,说这话的时候还是保持着他一贯的谨慎和严谨,丝毫不曾有要在这个看起来已经过度投资的行业冒险的姿态。
2006年10月正泰太阳能在杭州成立之前,南存辉已经和集团高级顾问沈志勋教授——斯坦福大学的固态物理专家,以及在美国太阳能电池行业做了20多年的杨立友博士商议筹备了一年多时间。
根据仔细的成本核算,正泰太阳能生产平均市价3.8美元/瓦的太阳能电池能够有15%的净利。该项目一期投资3000万美元,第一年产能达25兆瓦,也就是9500万美元的销售额,1425万美元的利润,2008年产能将达到100兆瓦,即3.8亿美元的销售额,5700万美元的利润,只要他们能够把产品生产得出来,卖得出去,现金几乎就滚滚而来,比起他们在温州柳市生产的利润已经非常微薄的低压电器产业(正泰集团目前的主营业务),光伏产业是非常值得投资的项目。“未来5到10年,太阳能产业会成为正泰除低压电器、自动化设备外的支柱产业之一。”南存辉表示。
卖产品,可能是南存辉最不发愁的事。过去三四年时间里,正泰几乎彻底抛弃了原来的代工业务,开始在全球各地发展自己的经销商和代理商,推广“正泰”自主品牌,外贸出口额以每年60%的速度递增,2006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已超过4亿元;先后在美国、德国、英国、西班牙、意大利、俄罗斯、乌克兰和巴西等国家和地区建立办事处,这些国家正是太阳能电池最大的几个消费市场。正泰的经销商虽然以经营低压电器为主,但因为 太阳能电池属于发电设备,和低压电器产品构成上下游关系,许多渠道相通,加上他们都是欧洲当地经营时间较长、信誉颇佳的公司,有很好的业务拓展基础。正泰也正好利用太阳能电池项目推广他们的输配电产品,整合全球营销网络。
不过,目前市面上因为硅料价格高达200美元/公斤,而且货源紧缺,生产制造反而可能是最难预测的环节。好在总裁杨立友在太阳能电池行业多年,人脉颇广。况且,“到2008年夏天,最迟2008年末,硅料又会重新进入买方市场,价格必然下跌。”杨斩钉截铁地预测道。硅料占太阳能电池板总成本的40%左右,而眼下硅料的价格是合理价的5~6倍,硅料价格下降将直接影响太阳能电池的成本结构和利润。
根据他的分析,原来硅料最主要的用途是在半导体工业上,生产太阳能电池的硅料基本上来自半导体产业的边角料。但随着最近几年太阳能电池的推广应用,硅料使用比例明显改变,到2006年,硅料在太阳能电池生产和半导体产业的应用已经平分秋色,2007年肯定超过半导体产业的用量。迅速变化的太阳能电池市场趋势迫使全球几大硅料厂商重新思考自己的战略布局。经过近一年时间的观察,几大老牌硅料厂商终于确定光伏产业的发展并非投资商的一时冲动,纷纷投入巨资扩充产能。“到时候,硅料就不是生产太阳能电池的主要问题所在了。”杨立友总结道。
经过周详的考虑和布局,正泰最终在杭州滨江区建厂,今年6月中旬所有设备调试完成,开始生产第一批太阳能晶体硅光伏电池。
步伐再快一些
不过,促使南存辉最终投资光伏产业的却不仅仅是眼下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所能够带给正泰的营业额和利润。对正泰和南存辉而言,此刻介入太阳能电池生产一点都不晚,也一点都不投机,光伏产业在未来有无限发展的可能,而他们也为此储备了大幅降低单位成本的技术和人才,迈开多元化第一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且看看过去三四年石油价格变化,新的替代型能源肯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尽管太阳能并不是解决全球能源问题的万能灵药,但科学家们不断对其进行商业化改进,太阳能价格逐年下降,会是未来新能源一个不错的选择。”杨立友解释说。他和正泰太阳能眼下正在等待时机介入第二代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以求把太阳能成本降到更低。
杨立友曾在全球最强的太阳能电池企业之一bp太阳能公司担任薄膜电池薄膜技术负责人,以他为主发明的纳米硅隧道结技术是bp太阳能在1997年建成的世界第一条10兆瓦多结非晶硅电池生产线的核心技术之一,使大面积薄膜电池组件的稳定效率首次达到9%,并在太阳能电池和其他光电器件领域拥有18项专利发明,发表科技论文60余篇。 他做了一个最基本的成本数据比较,现在已经量产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转 换效率为16%,应用薄膜技术的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仅为10%左右,但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硅用量仅为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硅用量的1%,加上所有的设备和技术投入,折算下来,薄膜太阳能电池成本为2美元/瓦,技术成熟后成本将降到1美元/瓦,与眼下市场售价达到3.8美元/瓦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相比,有非常大的利润空间。
据美国半导体生产设备厂商应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太阳能部门预测,由于价格优势抵消了转换效率不足的缺点,市场对于薄膜太阳能电池的需求增长速度将是传统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两倍。所以,连google的创始人 sergey brin和 larry page(和其兄弟 carl page)都按捺不住,给主攻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的加州公司nanosolar投资1亿美元;而旧金山市一家私营公司亦于去年12月份宣布将在海湾地区建设世界最大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厂,增加太阳能产品供应;国内家电厂商荣事达也刚刚在6月上旬宣布进军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领域。
然而,以正泰多年制造业经验看来,眼下还不是最好的投资第二代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的时机。因为整个产业刚刚兴起,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生产设备尚在研发改进阶段,需要投入的设备研发成本太高——杨立友1997年做第一条生产线的时候预算2500万美元的生产成本,最后因为太多部分都必须人工重新设计、调整,最后成本飙升至4000万美元。
“投入早自然可以更早享受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暴利’,但研发成本和风险也是不可控的,所以,正泰会在明年甚至后年,薄膜电池生产技术相对成熟的时候投资生产线,看行业发展的具体情况而定。”南存辉一贯的谨慎作风此刻占据主导地位——相比正泰要“立足全球,打造领先国际的产业”的梦想,有些时候南存辉的决策有些过分谨慎。其他做太阳能电池的厂商接触这个领域可能还没有他早,但却因为少有正泰的规矩和犹豫,说干就干,早已从太阳能电池的第一拨热潮中赚得盆满钵满。正泰太阳能已经准备好往第二代薄膜太阳能电池冲刺了,而在第一代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产业耕耘多年的无锡尚德也已经开始布局第二代电池研发和制造。要把正泰太阳能打造成为“领先国际的产业”,南存辉似乎还需要更积极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