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产业从一张白纸到两头在外,再到现在的领先全球,毋庸置疑已经成为中国大国崛起的基石之一。而在光伏产业上、中、下游的辅料环节,也已经全面实现了国产化,光伏新闻今天就来盘点盘点全面实现国产化的。
1、氮化硅粉
氮化硅粉是制作氮化硅陶瓷的原材料,氮化硅陶瓷一种超硬物质,本身具有润滑性,并且耐磨损,高温时抗氧化。而且它还能抵抗冷热冲击,在空气中加热到1000℃以上,急剧冷却再急剧加热,也不会碎裂。因此大量用于军工、航空航天领域。因此,10年前国外氮化硅材料是禁止对中国出口的,后来慢慢放宽到限量供应,当时进口氮化硅供应商有ube、starck两家,但是价格高企,每公斤氮化硅售价超过三千人民币,而且还处于随时断供状态。直到烟台同立高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并成功量产高纯氮化硅,国内铸锭企业才拥有一定的议价能力,氮化硅价格从而应声落地,从三千多人民币一公斤跌落到现在的四百多人民币一公斤。虽然氮化硅成本占国内硅片企业生产成本非常小,但是重要的是我们在这一环节实现了国产化。据说,同立氮化硅把ube、starck杀得落花流水,目前同立氮化硅的市场份额在50%左右。
铸锭用氮化硅粉
2、坩埚
多晶硅片企业铸锭用的方坩埚和单晶硅片企业拉晶用的石英坩埚,十年前也是全部需要进口,而目前则几乎实现了100%的国产化。
铸锭用石英坩埚
十年前铸锭用方坩埚基本由美国赛瑞丹、法国维苏威等垄断供应,但到2012年的时候,维苏威坩埚就退出了中国市场,随后赛瑞丹也面临了同样的命运。国内铸锭用石英方坩埚经过一轮洗牌后,目前剩下来的坩埚供应商主要有江西中材、同立同华、核晶、华融、中昱、润驰、太平洋、科瑞宝等。
而拉晶用石英坩埚最初也是只有进口石英坩埚供应商,如ge等,而后国产单晶坩埚经过洗牌后,目前主要有国产晶隆、欧晶、江西中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