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下午,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和全联新能源商会(cnecc)在中德能源米乐app官方的合作伙伴关系框架下共同举办“助力碳中和研讨会”。本次研讨会邀请到来自中德两国研究机构、智库和企业的业界专家及嘉宾,聚焦两国光伏农业发展的现状、标准和激励措施,共同探讨发展经验与挑战,并总结分享了相关试点项目的最佳实践。作为国内开展农光互补项目实践经验较为丰富的新能源企业,应邀出席研讨会。
当前,应对气候变化、加快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成为全球普遍共识和一致行动。在促进光伏农业发展的道路上,中德两国在政策上都对其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德国联邦经济和气候保护部(bmwk)在近日公布的“复活节一揽子计划”中提到,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德国将推动利用农用土地和农用沼泽地来发展太阳能。
在中国,光伏农业同样得到了国家相关部委政策上的大力支持,2021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提到,在推进农业农村减排固碳举措里提出推进农光互补、“光伏 设施农业”、“海上风电 海洋牧场”等低碳农业模式。地方层面上, 光伏农业已被多次写入地方的乡村振兴规划。但中德两国包括日本、印度等其他大力发展光伏农业的国家,都面临如何在建设光伏项目的同时,兼顾和保障农耕用地的农业用途,都在积极探索如何从政策和标准的角度规范农业光伏的发展。
德国驻华使馆嘉宾
研讨会上,德国驻华使馆嘉宾发表致辞,她表示,德国人口稠密,能源消耗需求量大,政府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利用。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结合农业种植,对德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愿加强与中国在光伏农业开发领域的合作。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嘉宾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嘉宾在致辞中表示,当前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进一步激发社会资源发展新能源的潜力,新能源发展将加快提速。近年来,我国新能源发展成就举世瞩目。新能源发电技术持续进步、成本快速下降,有力支撑我国新能源基本进入平价无补贴发展新阶段,同时也形成了“光伏 建筑” “光伏 生态治理”“农(草、渔)光互补”等光伏复合开发新模式,将有利于解决新能源发展过程中土地需求高,点多面广等实际挑战,推动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市场化、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正泰新能源战略发展中心副总经理王荃在对话环节,与来自浙江省能源监测中心、通威新能源、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德国sbp sonne、德国next2sun gmbh等产学研机构的专家、嘉宾共话“碳中和的背景下光伏农业的发展潜力和所需的配套措施”。对话由全联新能源商会专业副会长兼秘书长曾少军主持。
王荃表示,正泰新能源深耕光伏领域的十几年中,在光伏电站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公司早在2012年就开展了农光互补项目的建设实践,落地了一系列结合地区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既具有发电能力,又能为农作物、畜牧养殖提供适宜生长环境的“光伏 ”项目。在具体实践中,更总结了一套开发建设与专业农业管理双管齐下,联合开发的运营模式。
以正泰新能源在浙江江山建设的200mw林农光互补项目为例,该项目占地6300亩,以光伏工业为基础,联动生态农业,按照“三产融合,三位一体”的发展理念开发建设,在打造大型清洁能源基地的同时,同步建设华东地区最大的中草药种植基地,实现了空间的综合、立体开发,最大程度地提升了土地的利用价值。考虑到农作物生长与需要的光照条件有所差异,作物生长会对光伏组件造成一定的遮挡,正泰运维团队可利用电站全景勘测,结合数字孪生、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模拟并评估电站最优收益形式,从而制定农业 光伏的最佳协同方案。
作为一种具有前景的能源生产和新兴农业形式,光伏农业(apv)将太阳能发电技术广泛应用到现代农业中,在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获取高效农业、绿色发电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社会效益。
王荃还就农光互补的扶持引导政策提出了相关建议,他表示,农业和光伏产业都具备成熟、标准化的发展条件,但农业 光伏的全新业态则亟待政府有关部门给与积极的引导和扶持。未来,行业期待进一步明确政府主管单位,并由主管单位牵头制定在土地利用、农业生产标准规范上的引导性政策,从而扶持农业 光伏的相关业态迎来全方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