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电力行业发展的一个亮点是光伏发电行业持续爆发式增长,把太阳能发电产业推向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今年一季度整体发展形势持续向好,其中新增装机达到965万千瓦,同比增长22%;发电量351亿千瓦时,同比增速更是高达64%。光伏发电行业动能之强劲、速度之快,出人意料,值得总结。
规模高速增长、利用效率明显改善
2017年,在能源结构调整、政府积极推动、商业模式创新、资本市场活跃、分布式电源改革、精准光伏扶贫政策、科学技术进步、开发资源丰富、补贴退坡机制、高速投资惯性、绿证交易制度、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碳排放交易制度、煤电发展限制政策及投资惯性等因素驱动下,光伏发电产业持续高速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受“领跑者”等因素驱动的电价连续大幅度下调影响,电价政策区间性特征与光伏发电项目核准及投产时间序列的错位引发了光伏发电项目“抢装潮”。
2017年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5338万千瓦,同比增长68%。尽管增速比去年放缓近一倍,但仍表明光伏发电产业继续处在爆发式发展阶段。估计2018年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将会再创新高。
2017年末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3025万千瓦,比2016年增长69%,提前完成《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及《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确定的1亿千瓦左右的装机目标。至今年3月份,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已达1.4亿千瓦。
而2017年我国的首超1000亿千瓦时,达到1182亿千瓦时,比2016年增长75%以上,使光伏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比重由2016年的1.1%提高到2017年的1.8%。2017年光伏利用小时1124,比2016年提高6.6%。
光伏发电装机、发电量及利用小时三个指标增速表明,光伏发电产业在高速发展过程中,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补贴退坡机制效果显著
根据新能源补贴退坡机制及2020年光伏发电用户侧平价上网的目标,光伏上网标杆电价连续三年进行了大幅下调,降低了社会负担,提高了光伏发电产业竞争力。
例如,在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的推动下,经过三年的连续调整,三类资源地区普通光伏电站上网标杆电价由2015年的每千瓦时0.9元、0.95元和1.00元,已经下降到2018年的每千瓦时0.55元、0.65元和0.75元,累计下调幅度分别达到38.89%、31.56%和25%。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领跑者”投标有效电价已经逼近燃煤机组上网标杆电价。光伏发电“领跑者”计划和基地建设以促进光伏发电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市场应用和成本下降为目的,通过市场支持和试验示范,以点带面,加速技术成果向市场应用转化,以及落后技术、产能淘汰,实现2020年光伏发电用电侧评价上网目标。
这项计划由国家能源局从2015年开始实施,2016年光伏领跑技术基地建设项目开始探索通过市场化招标确定项目业主和上网电价,2017年实施第三批。第三批“领跑者”项目招标将投标电价权重提高到35分,是决定中标的最关键因素。光伏“领跑者”基地正在成为集中式光伏项目建设运营的主要形式,实施效果显著。
其中,吉林白城应用领跑基地中标的最低电价为0.41/千瓦时,比光伏标杆上网电价低36.9%,已经低于吉林优惠的农业生产用电电网销售电价0.05元/千瓦时以上,逼近燃煤发电机组上网标杆电价0.3731元/千瓦时。而投标未中标的最低有效电价仅0.39元/千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