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力诺电力常务副总郭里辉博士 以上网电价为契机实现光电产业化
记者 杨雯 7月13日 济南 在山东力诺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的会客室里,记者见到了本次采访的对象——力诺电力常务副总经理郭里辉博士。有意思的是,当初郭里辉想学的是集成电路,而由于种种原因,他转而学习当时前景并不被看好的半导体专业,阴差阳错之下,他与太阳能就此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辗转德国、日本、新加坡多国之后,郭里辉回到中国,参与了力诺电力集团的创办,看着它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发展到现在专业从事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光伏发电系统的研发、制造与销售的国际化高科技集团。
日前,就力诺电力集团以及整个太阳能产业的发展问题,郭里辉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上网电价法是推向市场的最终动力
记者:建设部今年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这对你们的发展有什么样的促进作用?
郭里辉:促进作用肯定是有的,但还是存在一定的滞后。一方面,政策鼓励的仅仅是太阳能电池在屋顶上的应用,而不是大面积的陆面推广;另一方面,还存在着公共建筑这个条件的限制。
虽然现在已经有很多建筑上使用了太阳能电池,但是这些都只是示范性的。只有国家解决了产品的销售问题,也就是推出了上网电价法,才能使太阳能电池真正进入市场。
记者: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赵玉文曾向我们记者表示,上网电价法是太阳能电池推向市场的最终动力,您觉得他这个说法正确吗?
郭里辉:我个人认为是对的。因为如果没有上网电价法,就没有办法最终解决产品的售价问题,而政府的任何补贴都只是一种示范行为。所谓售价可以低,但是必须要有。有了售价,才能有市场,有了市场,才有竞争。
2002年,德国推出了上网电价法,太阳能电池得以蓬勃地发展,像无锡尚德就是踩着这个点而发展起来的。所以,力诺要想发展,就必须要踩着中国的上网电价法这个点,技术、管理、资金也必须同时到位。
记者:在这个点到来之前,力诺的发展是不是靠出口?
郭里辉:对,现在活命必须靠出口。但是,国内的太阳能电池发展已经到了大规模投产的时候了,我们现在就有意向到宁夏去建电站,从建成到投产还要6到8个月的时间,等准备工作完成之后,我预计上网电价法也差不多推出了。
记者:除了上网电价法之外,您认为国家还应该给予哪些政策支持?
郭里辉:对我而言,最好是能够实现免税,就像其他很多国家一样,对支持的产业实行免税。我国的电价可能是世界上最低的,加工企业利润非常微薄,只有将企业的税免掉,企业才能够存活,进而才能够跟国外企业形成竞争。
另外,国家在企业的贷款上也应该给予支持。我国现在基本上都是短贷,可是建立电站是一个长期的效益,短贷起不到什么作用。举个例子来说,我们贷款建一个电站,10年后才可以收获还贷利润,因此如果还贷期是10年,我们就可以做,如果还贷期缩短到8年,我们就没法做了。
晶体硅电池是市场主体
记者:薄膜太阳能电池与晶体硅电池相比,哪一种比较好?
郭里辉:虽然薄膜电池的理论成本低一些,但是技术风险相对比较大,目前从市场接受程度来看,还是以晶体硅电池为主,占据了大约90%的比重。
其实,薄膜电池在80年代的时候就有了,然而它在这么长的时间里都没有达到一个好的市场预期值,我也不指望它在未来的3到5年中能达到。
记者:但是最近一两年,薄膜电池使用得比较多,是不是和去年硅材料涨价有关系?
郭里辉:对,有这个因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太阳能市场整体在膨胀,薄膜电池作为其中的一小块,自然会膨胀,但是它并没有超过主体的膨胀。
从原理上说,薄膜电池用的硅材料比较少,但是材料少并不代表加工成本低,对于薄膜电池而言,它的造价最终取决于生产造价,而不是硅的价格。
记者:可是硅元素在加工生产中,会不会有污染?
郭里辉:如果利用得好、回收得好的话,污染是非常小的。现在有很多人在刻意强调这个问题,不排除其中有炒作的成分。
未来将形成多能互补的能源格局
记者:除了光电之外,现在风电的发展也相当迅速,同是新能源,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
郭里辉:风电的使用是有很多限制的。比如说,使用风电就必须建立风场,风场的波动性不能大,风太小了发不动电,风太大了发不了电,因为风叶都会折起来。而且风场噪音非常大,会对候鸟产生极大的影响,也不适合建在人群居住的地方。另外,风电的不稳定性对电网造成的冲击远远超过光电,光电很安静、很平稳、易控制。
记者:可是现在风电的上网电价非常便宜,这对光电的使用会不会造成冲击?
郭里辉:太阳能电池的降价空间非常大,从技术上而言,甚至优于风电。现在我国光伏发电的成本为1.3元/千瓦时,如果把转换效率再提高一点,成本就可以降到1元/千瓦时,再进一步,如果从组件开始技术革新,把电池硅片的厚度缩减一半,发电成本甚至可以降低到0.5元/千瓦时。
对太阳能这个领域而言,已经不存在技术理论的问题,只存在产业化的问题。也就是说,技术原理已经非常清楚了,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怎么实现产业化,而且是有效的、成本上合理的产业化。可以说,太阳能电池产业发展到最后,不会是纯粹的转换效率的竞争,而将是发电成本的竞争。
记者:那将来这些不同的能源方式能否并存?
郭里辉:当然,将来的能源格局一定是多能互补的,我们不再单一地依靠石化燃料,核能、水电、风能、潮汐能、太阳能等将共同构成能源的架构。
在太阳能这一块,可以说,未来太阳能市场有两个增长点,一个是北美,另一个就是中国的西北。从理论上来说,如果把我们国家1/10的沙漠用起来,它1年的发电量可以供全国7年的用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