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发展迅猛,离不开风投机构的积极参与。没有资本介入,我国储能行业发展也难言成功。”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秘书长张静在接受记者的邮件采访中回复到。
通过“首届国际储能创新大赛”平台,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已经汇集北极光、开物投资、启迪控股,青云创投,dgj,idg资本,红杉资本,鸿为资本,中关村租赁等30家风投机构、基金公司。如此多的风投机构关注储能行业,在中国还是第一次。
“通过投资机构的视角去分析判断有潜力的技术与模式,对于一个技术或模式的价值评判更中立,更客观。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为我国储能行业具有知识产权的原创技术寻找资金支持,推动行业创新技术的产业化和商业化发展。”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俞振华告诉记者。
中国储能行业的融资探索
2016年,中国的一级资本市场创造了创新的奇迹。从互联网、到大数据、再到共享经济,如摩拜单车一般的神话不断在资本市场上演。然而,同样处于风口期的中国储能行业,却显示出不可思议的寂寥。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中国资本市场储能行业投融资项目仅20余项,融资额度刚过百亿。对于中国储能市场来讲,这样的融资规模显然杯水车薪。
“虽然较前两年比增加了一些并购项目。但由于创新领域市场机制和产业标准的缺乏,对股权投资来说不可控的风险比较多,比较难真正参与。”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俞振华告诉记者。
记者梳理发现,中国储能行业的融资多活跃于二级资本市场,且集中于企业间并购,包括猛狮、欣旺达、比亚迪等企业与国内外企业合作,通过收购股权的方式,布局电池生产业务。另有一些传统能源企业通过并购企业,向新能源和储能领域进军,实现其业务能力多元化探索。
而在能够为储能行业初创型中小型创新企业服务的一级资本市场,能够获得风投机构关注的企业少之又少。初创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已经成为掣肘储能行业发展的最坚硬的堡垒。
然而,国际储能市场融资状况显然优于我国。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16 年,全球共有 17 家公司通过融资、出售债券/股权等形式,完成融资或被收购,融资规模达到10.2 亿美元,相比去年增长了 155%。新融资本主要用于提升现有产品性能、研发新型技术、开发新产品、部署新项目、拓展公司新业务和新市场等。
“如果国内储能企业融资渠道不打通,我们与国际储能巨头的差距可能越来越大。”张静对记者分析道。
中国储能行业还差风投机构的“临门一脚”
科研与产品相结合,引入风投,让科研成果迅速成为生产力或者商品,最终推动产业的发展,这一模式创造了美国电子、互联网产业的奇迹。这就是“硅谷模式”。
硅谷在成就了苹果、谷歌、思科、英特尔等国际巨头的同时,也成就了红杉资本、德勤资本等国际著名风投机构。今天,纵横中国市场的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腾讯、百度、滴滴每一家创新企业背后,无不隐藏着风投机构的身影。处于发展机遇期的中国的储能行业,同样需要风投机构的支持。
2016 年,用户侧分布式光伏 储能、电网侧储能调频调峰电站、发电侧规模储能成为储能发展的强劲动力。另外,我国分布式光伏微电网政策、电力需求侧管理补偿电价政策、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政策、调峰电价及补偿政策让我国的储能商业模式的日渐成型,为大规模储能金融提供了良好地市场环境。
据相关资料显示,南方电网2020年调峰调频电源需求调峰调频容量为114506mw。考虑到未来小容量的火电机组逐渐关停,需要新增调峰调频电源容量为45431mw,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反调峰特性,需要新增调峰调频电源容量为53411mw。尽管2020年抽水蓄能电站提供的调峰调频容量为24800mw,南方电网对调峰调频容量缺口达到147684mw。
另一边则是中国储能行业的技术突破。2016年,我国储能行业不仅在液流电池、锂离子电池、钠镍电池、压缩空气、相变储热等技术的性能改进方面取得了大量突破,而且全固态电池、锂硫电池、锂空气电池、液态金属电池、p2g 等多种新技术也获得巨大进展。
“中国的储能才刚刚起步,需要一个平台让储能行业创新型企业融到资,从而完成科技、产品与资本的结合,这对中国储能行业下一步发展至关重要”。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秘书长张静评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