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内蒙古包头市发改委对科教卫体委提出的《关于加快发展的提案》进行答复。其中提到,包头市将抓紧新能源配建储能建设,按照自治区要求,保障性项目按照装机容量的15%,储能时长2小时以上,市场化项目按照装机容量的15%,储能时长4小时以上。对于储能调峰等关键要求未达标的,配建新能源不得办理并网手续。同时,答复中还提到,要加大储能方面的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鼓励探索独立储能电站等模式,积极发展多元化新能储能模式。原文如下:
包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包头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472号提案的答复
科教卫体委: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提案》已收悉,非常感谢贵单位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关注,现根据提案及有关协办单位反馈,答复如下:
一、强化顶层设计,统筹推进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方面
一是为进一步规范全市新能源资源开发管理,提高新能源资源利用价值和效益,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去年市发改委牵头制定了《包头市关于落实“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任务的实施方案》《包头市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指导意见(试行)》,坚持全市统筹,集约节约开发利用新能源,杜绝“跑马圈地”。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政策支持方面,我们着力落实了对光伏装备制造产业给予战略性新兴产业电价优惠政策,支持全市企业开展绿电直供的模式,实现低碳绿色发展,同时对真心实意来包头投资兴业的每一户企业,都会在土地、用水、用电、用气等方面提供无延时、全要素保障;在营商环境方面,我们不断擦亮“包你满意”的营商环境品牌,特别是在持续优化“保姆式服务”的基础上,又推出政商恳谈早餐会,进一步畅通政企沟通渠道,政府找企业要问题、问建议、谈想法成为新常态。三是聚焦打造“世界绿色硅都”的目标。今年,我市要抓好总投资1287.7亿元的18个重大项目,特别是通威32gw、中清国投24gw等电池片项目和双良二期15gw、晶澳5gw、弘元3gw、中清光伏4gw等组件项目;年底电池片产能达到56gw,占到全国的10%;组件产能达到30gw,占到全国的10%,多晶硅产能达到87万吨,占全国的40%;单晶产能达到253gw,占到全国的40%;切片产能达到106gw,占到全国的20%;力争今年光伏装备制造业产值翻番,达到2000亿元。
二、延长产业链条,促进新能源产业整体提升方面
一是巩固风电全产业链优势。今年抓好7个总投资219.7亿元重大项目,重点推进明阳风电产业园建设,加快国家级叶片试验检测认证中心建设,成为陆上风电整机制造产能最大、核心部件集中度最高、属地化产业配套最完备、单机容量最大、定制化程度最高的研发、制造、运营及保障中心;推动龙马风电产业园和中车整机等项目建设,力争年底风电装备制造业产值达到200亿元。二是推动新能源产业链间耦合发展。以“风光制氢一体化”“”等六类市场化项目为契机,开发建设综合能源项目,2022年以来新取得指标的1个源网荷储、2个风光制氢、4个园区绿色供电和10个全额自发自用项目手续办理,力争6月全部开工。针对我市山北地区风光资源丰富,山南负荷无法按照源网荷储一体化等项目实施细则申报建设指标的问题,市领导多次赴自治区能源局沟通,在自治区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已编制完成全域源网荷储实施方案,报自治区能源局审批,审批后将有效解决此类问题。
三、加强宏观引领,提升新能源存储消纳能力方面
一是我市储能方面正处于起步阶段,根据自治区有关文件要求,市发改委牵头起草了《关于落实<内蒙古自治区支持新型储能发展的若干政策(2022—2025年)>的意见》,经过市政府专题会研究后已于3月印发。二是依托我市已取得的新能源在建项目,紧抓新能源配建储能项目建设,按照自治区要求,保障性项目按照装机容量的15%,储能时长2小时以上,市场化项目按照装机容量的15%,储能时长4小时以上,对于储能调峰等关键要求未达标的,配建新能源不得办理并网手续。三是加大储能方面的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鼓励探索独立储能电站等模式,积极发展多元化新能储能模式。四是完善新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重点谋划“包风1”至“包风4”四条绿色输电通道,将山北地区可再生能源电力输送至山南负荷集中区域消纳,真正实现绿色生产。包风1项目已于3月30日开工,包风2项目将于4月底开工,两条通道将于12月底建成投运;包风3、包风4及卜尔汉图、敕勒川、包北5号主变扩建、梅力更4号主变扩建、春坤山至包北第三回等500kv输变电工程已报国家申请“十四五”中期纳规。上述项目建成投运后,将有效提升我市“十四五”乃至“十五五”期间电力特别是新能源输送能力,切实保障新增负荷用电需求。
四、扩充人才队伍,推动新能源技术创新方面
扩充人才方面:一是开展了高端人才培育资助,包头长安永磁电机有限公司苏锦智入选国家、自治区级人才项目资助10万元;二是2022年共资助42项包头市青年创新人才项目88万元,持续激发青年创新人才科研热情。配合组织部开展第四批鹿城英才选拔申报工作。对新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给予30万元科研经费资助,对新进站博士给予每人3万元的进站补贴,助力人才平台建设。2022年对上海交通大学包头材料研究院1名进站博士给予3万元个人经费资助;三是指导内蒙古鑫元硅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和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培养企业新型学徒,进一步提升员工职业技能水平,确保我市重点企业用工稳定;先后与西门子公司、abb公司、库卡机器人公司、费斯托公司、国际焊接协会等国际知名公司和国际授权机构合作引进“工业4.0与数字化技术”“国际焊接技师”“机器人通用技能技术”等11个国际认证项目,已为我市培养本土国际化高技能人才644名,今年计划培养100名国际认证高技能人才。
新能源技术创新方面:2021年以来,市科技局全力支持企业开展新能源领域研发项目18项,支持资金达到7477万元。培育晶澳太阳能、美科硅能源、通威、金海新能源等14家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企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中核北方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通威、豪安、美科、杉杉、金海新能源、泰胜风能等企业建成26家自治区级创新平台。引进建成内蒙古明阳北方智慧能源研究院、弘元未来研究院等创新研发机构。下一步工作方向:一是积极推进新能源产业核心装备的研发和产业化,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核能、氢能等非化石能源,鼓励开展大规模储能、氢能、碳捕集封存利用技术研发、前沿技术攻关和示范应用。二是围绕硅产业布局创新平台建设,力争至少建成一个国家级创新平台或与大学大院大所合作共建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2023年,重点推进与浙江大学硅基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及杨德仁院士团队合作,在包头共建“硅基材料联合研发中心”工作。三是深化新能源产业产学研合作。支持弘元、美科、通威、明阳、中车电机等企业深化与浙江大学、西安交大、天津大学、四川大学、华陆设计院等高校院所协同创新。四是激发硅产业人才创新活力。强化本土科技人才队伍的培育力度,培养产业亟需高技能人才。五是加强科技型企业培育。落实《包头市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方案》,以“一企一策”方式培育更多新能源企业达到高新技术企业标准。
下一步,市发改委及有关部门将继续做好新能源产业发展有关工作,围绕“风光氢储”等新能源应用场景,构建多元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为我市重振雄风贡献能源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