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美国前贸易副代表罗伯特·霍利曼(robert holleyman)在纽约时报发表文章,认为美国的低碳未来不应来依赖中国的。
《纽约时报》英文版标题
纽约时报英文版和中文版的标题略有不同。英文版标题为《美国不能继续让中国挤压我们的光伏产业》(america can’t allow china to keep crushing our solar energy industry);中文版标题更具进攻性,标题为《美国不能允许中国继续主导产业》,这是因为中国光伏制造业在全世界占据主导地位,不仅仅在美国。
根据文章内容,罗伯特·霍利曼的关注局限在美国。罗伯特·霍利曼认为“一个强大的美国太阳能产业对于国家实现低碳未来的目标至关重要”。但现实是“美国及其碳减排目标依赖于中国。”这导致存在“中国将来阻止或威胁阻止其太阳能出口”的风险。
罗伯特·霍利曼呼吁建立一个完整的美国国内光伏产业链。为此,他呼吁国会尽快通过《重建美好法案》,这一法案中包含5500亿美元的清洁能源投资和税收抵免,其中就包括对美国光伏电站投资的税收抵免和对重建美国光伏供应链的资金支持。这一法案目前众议院已通过,但在参议院受阻。
罗伯特·霍利曼对这一法案将产生的积极影响保持乐观。他在文章中援引美国太阳能制造商的观点称,如果国会通过清洁能源资金和太阳能制造税收抵免,他们就可以在2030年之前将计划的太阳能部署全部完成。这些投资将创建一个完整的国内太阳能供应链,生产100%的美国制造太阳能板。
6月6日,拜登宣布豁免未来两年内从东南亚四国(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越南)进口的光伏电池、组件关税。罗伯特·霍利曼对此持负面态度。他认为,如果商务部发现中国确实在通过东南亚出口,拜登实际是在接受潜在的贸易违规行为并放弃实施处罚,这将导致对中国光伏产品的依赖增加。
拜登豁免东南四国光伏电池、组件关税是一个权宜之计。此前,美国商务部对这四国生产光伏电池、组件展开贸易保护调查,调查结果可能导致最高250%的追溯关税,由于这四国生产光伏电池、组件占美国光伏电池、组件进口总量的8成,根据国际能源署的估计,商务部调查将导致美国今年的光伏新增装机降低。美国白宫估计这将影响到2023年一半的新增光伏项目。
但拜登的两年豁免,并不影响商务部对越南四国的贸易调查。商务部的调查计划在8月30日前完成调查。如果调查认定存在违规,将对东南亚四国出口美国的光伏产品征收50%-250%的关税。
东南亚四国的光伏产能许多由中国厂商投资、生产、运营。美国商务部的调查企业名单中就涉及到中国的晶科能源、隆基绿能、阿特斯、天合光能、比亚迪、博威集团6家光伏企业。
从2012年开始,美国开始出台各项政策打击中国光伏产业。从奥巴马时期的对华光伏的反补贴、反倾销关税,再到特朗普的201关税(针对全球光伏进口,因为中国是全球主要供应,实际影响最大是中国)和301关税(针对中国进口,包含光伏产品),再到拜登时期将中国多家光伏企业列入实体清单,再到推出新疆法案,禁止进口新疆产品(新疆多晶硅料产能占全国6成多)。
尽管如此,中国光伏产业仍然占据全球主导地位。2020年中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占全球的产量占比分别为76.0%、96.2%、82.5%和76.1%。据中国工信部数据,2021年, 中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分别达到50.5万吨、227gw、198gw、182gw。
然而拜登与特朗普政策的核心区别在于,更侧重构建国内光伏产业链。这也是罗伯特·霍利曼文章观点。相比豁免东南亚四国光伏组件、电池关税的短期权宜,构建国内光伏产业链是拜登的长期目标。这也与美国推动核心供应链脱钩中国的战略相符合。在全球各国推进碳中和的政治共识下,光伏产业的战略地位凸显。不仅在美国,欧盟也在推动构建基于本土的光伏供应链。
2021年中国新增光伏装机约55gw,欧盟新增光伏装机25.9gw,美国新增23.6gw。这也是全球三大光伏市场。
欧盟和美国光伏市场对中国光伏产业至关重要,尽管美国和欧盟构建本土供应链存在挑战,但如果欧盟和美国光伏市场主要由本土供应商占据,确实将挑战中国光伏的主导地位。可以预见,围绕构建本土供应链的长期目标,美国和欧盟未来还会对中国光伏产业设置各种或明或暗的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