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近1小时的采访中,很喜欢说“踩点”、“顺势而为”,并且强调企业家精神和他的工科生思维。他说希望大家不要太关注首富这个事,而要关注移动能源,挣大钱的诀窍在于为理想而干,重大成功都是间接获得。首富自有自己的一套话语体系和磁场,他很自信,应对自如,即使是应付一些尖锐敏感的问题。
能豆君今天早上在集团总部采访了首富李河君。汉能总部位于奥林匹克公园内,李河君的办公室很大,中式装修,连会议室也是中式木制座椅,很沉。在近1小时的采访中,李河君很喜欢说“踩点”、“顺势而为”,并且强调企业家精神和他的工科生思维。他说希望大家不要太关注首富这个事,而要关注移动能源,挣大钱的诀窍在于为理想而干,重大成功都是间接获得。他也说地面电站的概念是错误的,光伏的本质是离网,是分布式。当然这些话信不信还要取决于你自己。
首富自有自己的一套话语体系和磁场,他很自信,应对自如,即使是应付一些尖锐敏感的问题。他说他和他的26位来自全球的高管都相信和移动能源能改变世界,尽管这在外人看来可能会认为这是神经病。
首富自信的回答和表述,不禁让人想起一个词,即“现实扭曲立场”,只是这些想法或是判断究竟能否实现还有待时间检验。
在这个节骨眼上,与首富李河君面对面提问的机会并不多,不仅是投资人、能源圈、连汉能内部的员工听说能豆君要去见李河君,也拜托能豆君问了很多问题,所以快来看看各位关心的问题,首富是怎么回答的吧。能豆君真的已经尽力了,你懂得。
一、回应关联交易是因薄膜需要呵护
记者:对于媒体质疑汉能的关联交易您怎么看?例如上市公司自己卖设备给母公司维持良好业绩。
李河君:前两天我们出了一个公告。我是这样看,前两年汉能确实是困难的,因为没有人知道什么叫薄膜。作为母公司就这样把项目作为一个孩子,如果父母不培养他,他就死了,所以我们要扶持它。汉能在2015、2016年将有重大突破,但现在我还不能说。
【备注】1月28日,《金融时报》发表文章质疑汉能,该文表示自2010年以来汉能薄膜发电合计实现148亿港元(合19亿美元)营收,几乎全部为向母公司汉能集团销售设备所得。而汉能集团持有汉能薄膜发电73%股权。《金融时报》称之为“不寻常操作”。
二、称薄膜光伏重点在民用比较成本意义不大
记者:目前薄膜跟晶硅相比,在转化率上并没有优势,产品在市场上也非常的少,短期不太具有竞争力,汉能的市场要怎么来做?汉能薄膜电池的度电成本多少?
李河君:你说的市场上的量现在很少,没错,这是事实。为什么少?那是因为薄膜行业的门槛非常高,产能难度非常大,投入的成本太高。但是未来的方向还是薄膜,我们现在转化率每年保证提高1%,意味着成本降低5-8%。汉能现在光伏以民用为主,工业为辅。因为工业屋顶,我们还没有那么大的产能。
如果是民用,就不需要太考虑这个成本,因为这已经没有意义了,例如太阳能汽车,我们比的是油,这个成本只是燃油的六到八分之一。比如手机充电,你可能也不在乎成本,电充满就好了。
【备注】“关于度电成本”:汉能的“技术第一”,指的其收购的miasole的铜铟镓硒(cigs)组件量产转化率已达15.7%,并获得获得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认证的最高转化率达到20.5%。但是汉能并没有公开此技术的度电成本。但在太阳能行业,真正重要的是度电成本这个指标,假使某项技术转换率很高,但成本也高,那消费者并不会因为转换率买单。
上周里昂证券(clsa)分析师查尔斯-永茨(charles yonts)指出,假如汉能集团全力生产,其太阳能板产量“大致足够一个欧洲小国使用”,然而“市面上一个汉能太阳能板也看不到”。
不过,1月底,汉能在广汽本田厂房上建设的光伏薄膜屋顶项目正式并网,该项目规模17mw,占用屋顶总面积约为24万平方米,年平均发电量1900万千瓦时,发电可满足该工厂20%的用电需求。目前,这个项目是国内汽车行业规模最大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工程。不过汉能及广本方面并没有公布改项目的成本数据。
记者:bipv(即光伏建筑一体化)是汉能“一基两翼”的重要方向,但现在投资回报并不好,您怎为什么还要做bipv市场?
【备注】:“一基两翼”具体指,基础为水电,左翼为太阳能研发和生产,右翼为太阳能光伏应用。
李河君:bipv你看它是亏钱,但是我们挣了很多钱。为什么呢?因为它不是完全靠发电来回报,发电回报可能需要十到二十年。因为它还有很多其他的节能的效果,所以一般来讲,我们做bipv平均七到八年,或者十年,就可以盈利了。我们现在订单非常非常多,这是一个新兴市场。【李河君的这个回答,让能豆君依然很困惑,据了解,bipv由于成本较高,目前市场前景并不好,求达人指点。】
三、汉能不会轻易并购别的产业
记者:汉能有个“121计划”,计划2020年销售收入1万亿,市值1万亿,盈利1000亿元,这个计划怎么达成?
李河君:我们希望是稳步发展,比如说今年销售多少、明年多少、后年多少2020年我们就做到了。现在应该说主要的问题是产能,产能上来了,市场消费就不会有问题。关键是怎么把产能走上来,产能计划我还是非常有信心的。【这个回答同样依然让能豆君很困惑。】
记者:汉能未来是否还会有什么并购计划?
李河君:汉能的并购目的在于全球技术整合,技术并购汉能永远整装待发。我们的目标是未来5-10年,全球没有对手。因为薄膜技术都是十几年的积累,最核心的技术力,我们的整合能力很强,也有很多新技术也主动找到汉能。汉能不会轻易并购别的产业,只会做技术或者下游新材料可能会涉足。
四、做水电是机缘巧合
记者:你的第一桶金究竟是怎么来的?怎么想到做水电?
李河君:当初做生意借的5万块钱是学校老师的钱。其实我父亲当时有钱,但是他不借给我,他说:你做生意能做的过我吗?我父亲是中国最早的个体户,1972年就自己做生意,那时候我是六七岁,当时在镇里的领导不让他干,我父亲就说我挣了钱就跟你分,所以他当时挣了钱就跟镇里三七分。可能是做生意,有遗传基因。之后我就是卖些电子产品,最后投资水电也是机缘巧合,通过一个高中同学的介绍,我们去乐山看了一圈上市公司,发现水电很不错。我父亲现在80岁了,还在从商做事,解决了河源那里很多人的就业问题。
记者:你建水电站时告发改委是怎么一回事?
李河君:做完水电后就是感觉要坚持,当时金山桥水电站,所以人都不相信这是真的。当初我们的教科书写建葛洲坝是倾全国之力,但我们建金安桥水电站比葛洲坝还大,谁能相信民营企业可以做。告政府是不得已,我们当时拿了6个电站,但是国家发改委领导不相信我们,把我们电站全部给央企了,所以把我们逼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