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脱贫攻坚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持续向纵深推进,全社会行动起来,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工作责任制,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因地制宜,集中力量攻关,脱贫攻坚取得巨大成就。
2017年以来,围绕中央确定的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任务,脱贫攻坚继续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
2017年12月21日,湖北竹山县宝丰镇公平村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现场。竹山县在各贫困村因地制宜加大建设工程项目,实现“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拓宽了农民的致富门路。
打通“最后一公里”
2017年,我国精准扶贫工作的一项重要成果是摸准了全国贫困底数。
2014年,全国曾组织80多万名工作人员进村入户开展贫困识别。对贫困村,按照“一高一低一没有”(贫困发生率高于全省贫困发生率一倍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60%、没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标准,“村申请、乡镇审核、县审定”的程序,“一公示一公告”(乡镇审核后公示,县审定后公告)的要求进行识别。对贫困户,按照收入低于国家扶贫标准,综合考虑“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情况,采取“农户申请、民主评议、公示公告、逐级审核”的程序和“两公示一公告”(村里民主评议后公示,乡镇审核后公示,县里复审后公告)的要求进行识别。全国共识别12.8万个贫困村,2948万贫困户、8962万贫困人口,基本摸清了我国贫困人口分布、致贫原因、脱贫需求等信息,建立起了全国统一的扶贫开发信息系统。
为确保信息精准,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全国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补录贫困人口807万,剔除识别不准人口929万。
仍然是为了确保信息精准无误,2017年2月份,国务院扶贫办组织各地对2016年脱贫真实性开展自查自纠。自查自纠的成果是,245万标注脱贫人口重新回退为贫困人口。2017年3月份至9月份,国务院扶贫办组织各地开展建档立卡动态调整,把符合标准的贫困人口以及返贫人口全部纳入。建档立卡使我国贫困人口数据第一次实现了“到村到户到人”,为中央制定精准扶贫政策措施、实行最严格考核制度和保证脱贫质量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