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能源转型,许多国家大力发展。相比于传统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发电普遍存在间歇性、波动性问题,需要依靠来进行调节,发展储能成为各国能源转型的重要一环。
从全球来看,储能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底,全球已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约209.4吉瓦(gw),相比2020年同期增长9%。中国也实现了储能装机的高速增长。
截至2021年,我国已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46吉瓦(gw),2021年新增装机10.5吉瓦(gw),接近此前4年的新增装机总量。根据国际能源署数据,预计未来5年全球储能装机容量将增长56%,到2026年达到270吉瓦(gw)以上。
储能行业由商业化初期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一方面,随着技术进步与产能扩张,近年来风电、光伏的发电成本和锂离子电池的制造成本显著下降,在上网侧平价的基础上,当前全球储能行业正朝着“”平价的方向快速前进。
另一方面,经过前期探索与实践,储能的定位与商业模式日益清晰。目前美国、欧洲等发达地区储能市场化发展的机制已基本建立,新兴市场的电力系统改革亦持续加速,储能行业规模化发展的条件已经成熟。
虽然储能发展已逐步进入快车道,但储能安全也不容忽视。今年初,发生在韩国sk能源公司电池储能大楼的火灾,再次给市场敲响了警钟。据不完全统计,从2011年至2021年9月份,全球储能安全事故已发生50余起,储能安全问题成为全球共同面对的难题。
要克服当下的安全隐患,必须在安全防范上多下功夫。应明确储能安全主体责任。自上而下地开展储能电池系统级别的火灾防控及处置研究,形成可被市场接受的安全应用方案,出台相关安全标准和规范,有效降低系统应用安全风险并确保环保可靠。
同时,建立储能技术应用的标准体系。为保证项目高质量可靠应用,应在各应用领域建立储能技术标准体系,避免低价低质量竞争干扰市场正常秩序的情况出现,依照应用效果设计付费补偿机制。只有推动储能向更安全的方向发展,才能打造可持续的新能源产业生态,实现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