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欧盟本身而言,可以直说,它的太阳能产业基本上没什么前途了。企业及其高管的核心竞争力都放在打官司上面了,还能有什么效率?”
“我不赞成对进口多晶硅产品过度严厉,尽管我赞成适度制裁。对企业保护太过分,不是好事。”
梅新育,汉族,湖北省武汉市人,著名经济学家。现任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先后在《21世纪经济报道》、《新理财》、《证券市场周刊》、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等媒体担任专栏作家,在中国金融出版社承担编审工作。
中欧光伏贸易争端再起波澜。
11月27日,欧盟委员会(简称欧委会)公布决定,对原产于中国的产品征收17.1%~42.1%的临时税,实施期限为6个月。临时反倾销税执行完毕后,欧委会将根据终裁结果裁决是否实施最终反倾销税。
而就在4个月前,中欧迄今涉案金额最大的“双反”案才刚刚化解—经过艰苦谈判,中国输欧以“价格承诺”的方式达成“友好米乐app官方的解决方案”。
欧盟缘何频频对中国光伏产品发难?此案是否意味着在价格承诺前提下,中国光伏产品在欧盟市场仍然面临不可预测的风险?虽然此次涉案金额并不高,但其背后的意图为何?国内光伏企业应如何应对又一轮风波?
昨日,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就此表示,欧盟此举表明其产业基本丧失了竞争力和进取精神,且经济不景气。我国光伏企业已做出不少应对布局,如国内市场培育、转移生产能力等。
意图
欧洲光伏产业丧失竞争力
欧盟保护主义倾向无可救药
重庆商报:去年欧盟针对中国出口的光伏电池组件实施“双反”,4个月前才刚刚以“价格承诺”的形式达成“友好米乐app官方的解决方案”,此次为何再起事端?
梅新育:欧洲方面钻空子,上次米乐app官方的解决方案不包括这一次的产品。这是继去年欧盟针对中国出口的光伏电池组件的“双反”后,又增加了另一个产品系列。
重庆商报:从已报道的数据看,截至去年底,整个欧盟光伏玻璃市场总额不到2亿欧元,以中国企业占市场份额的27%来计算,即便对华光伏玻璃“双反”实施,也意味着只影响到中国企业总计5400万欧元的对欧出口额。尽管此次涉案金额并不高,但其背后意味着什么?
梅新育:这表明欧洲产业基本丧失了竞争力和进取精神,而且欧盟贸易委员德古赫特等人贸易保护倾向非常强烈,同时表明欧洲目前经济很不景气。
考虑到欧盟委员会在4月向欧洲议会提交了关于修订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救济法规的建议草案,如果欧盟理事会和欧洲议会表决通过,这些建议将在明年实施,我们可以看到,欧盟官方机构的保护主义倾向实在是无可救药。
重庆商报:欧盟指责中国企业“以低于成本价在欧盟销售”,这一说法合理吗?
梅新育:因为欧盟反倾销不是用中国的价格计算,而是采用替代国方式计算,所以,我不相信欧盟的指责有多么准确。另外,要想指望一个万里之外的外国政府机构能够了解中国企业的准确生产成本,我不大相信。